紫眼看书:《朱裳》

马甲乐园

初看《朱裳》,感觉是惊喜的。文字中依稀有昔日王朔的风采,一些词句常令人忍俊不禁,开怀大笑。我甚至拿出铅笔,勾下精彩的部分,准备做成语录散发(这待遇曾经也只有王朔的小说享用过)。然而我不曾料到的是,惊喜总是短暂的,——即使是被媒体誉为“七十年代第一人”的冯唐——当我看到小说二分之一的时候,作者的叙事风格突然改变了,我竟久久找不到下笔之处。我原本满心欢喜兴致勃勃春意盎然地期待着高潮来临,却渐渐发现压根儿就没有高潮。仿佛一脚踏空,内心分外憋屈。这就象一个一直苦练降龙十八掌的兄弟,你眼睁睁看着他冬练数九夏练三伏终于有了七八成功力了,期待着他一掌推出威镇江湖的时候——咦?!他竟然改练铁砂掌啦!

当我终于看完。看到末尾部分,冯唐的落款:“1994年8月至2004年2月”。 十年,挺震撼人的数字。为着这抽象的数字,我就有向作者致敬的冲动。然而…… 就书而言,我也许是过分苛刻的。我不明白聪明如冯唐为什么要写这一行字。分明是对他自己的羞辱,十年写出来的东西就这模样?他真应该好好看看同样也是花了十多年,张洁写的《无字》。

再看看他写的后记。我明白了。 原来,十年只是这小说从出炉到成型的时段跨度,并非作者一直笔耕不缀的时间计量。他只是在十年之前写了个中篇雏形,得了第一届亦凡网征文大赛的三等奖,“过了十年重看”,认为是“好的原材料”于是“攒了四周假期,年底在家赶这篇小说”。

媒体评论《朱裳》:“小说以妙不可言的毒辣文字,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一群北京孩子的成长图景。观察角度之独特大胆,语言风格之幽默犀利,足见作者的绝顶聪明……有人评论,内力深厚的冯唐必将纵横江湖。”(《十月》) 聪明绝顶是真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朱裳》就是凭着作者的小聪明写就的,文字的毒辣,语言的幽默,角度的独特(其实已经算不上了,现在写青春期性萌动的小说海了去了),这些并不需要深厚的内力。而内力,——恰与《十月》宽容的评论相反——正是冯唐所欠缺的。也许作为一个医生,或者商人,他的写作算得上是“内力深厚”吧。可是读者看的毕竟是小说本身,是作为作者的冯唐,而不会因为他弃医从商的身份就放低标准。真正的好小说,需要的决不仅仅是小聪明,更应该有大智慧。

星期六 十月 22, 2005 12:04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