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双非
《血色浪漫》终于看完了。
最喜欢的是“北京顽主”那一段,京片子式的诙谐幽默,青春的粗暴与青涩,却也很能打动不属于那个年代的我。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周杰伦,但他们不拍广告,不唱RAP,却通过打架拍别人脑袋搭讪马路上的姑娘来发泄青春。作者都梁的叙述口气不伤感,不假正经,那是一个做梦与玩耍的年代。小说的后半部分我不这么喜欢,一个淋漓尽致挥洒流氓的帅哥,在所有人都迁就他的环境里茁壮成长为一个救世主,而且身边永远不缺女人,我想这可能只是一个中年男人的成年童话,我希望在中年的时候能感受悲伤和自怜的情绪,小说过于“浪漫”了。在我的内心里,顽固地认为中年的人应该感受到的是梦想在与地面接触的瞬间支离破碎,爱情在幸福的高处轻轻叹息,得与失的变幻,总让自己来不及快乐,也来不及悲伤。中年的人拥有的更多的是回忆。
还有另一本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都是最近很流行的。小说文字很游,我有点烦他借小说人物大口大口地油嘴滑舌。还好,小说中流露的一种气质,还是让我兴致浓浓地把小说读完了。《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用回忆来重述青春的萌动,就像冯唐自己所说的那样,在完全忘记之前,记录他最初接触暴力和色情时的感觉。整个小说用成熟的状态去描绘了一个男人的身体力行的去启蒙自己的经过。小说用带有流氓撒野的气质去讲述那段“阳光灿烂”的爱情。我喜欢的是那段在无拘无束的青春背后隐藏的卑微,苦难,忧伤甚至青春背后就暗藏的绝望。
十八岁的我,无知,也幻想着一个姑娘,忘不了的是一个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言语,一次不经意的偶遇。更忘不了是在默默注视中自己给自己的惊喜,还有无端的烦躁和冲动。大四那年徘徊在已至四年的校园小道上,回忆十八岁那段美好时光,独踏在漫无边际的环形跑道里,让我久久回味,找不到止境在何方……
而现在的我,此时此刻,混迹网络,无所事事。在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世界中晃着,漂着,从每天早上撑到这每天晚上。夜深了,哈欠连天,却又不怎么能睡得着,感觉挺挣扎,但不是痛苦,也没那么深沉。好不容易睡着了,却老是做恶梦。梦里老是有人追问我:如果变圆了,是不是也会变滑?最近翻看汪曾祺的《湘行二记》,里面说湖南桃源县有一种方竹,看起来是圆的,但摸起来却是有点楞,方的。勉强算是应了我的这个梦。竹子摸起来终究还是滑的。
前断时间,高中同学聚会。大学四年过去了,大约大家都会面对不同的困境,会有不同变化,可是在那时,都是真实地拿出四年前的神情,一模一样的神情。大家纷纷干杯,大家分头合影,笑眯眯地,将快乐定格在一瞬间,笑声都可以融化到次日的阳光里了。几个女孩子花枝招展神采飞扬地踏在溢着欢声笑语的校园小径上,挤在镜头前,一起笑靥如花。聚会后,接到了几个邀请,赴了几个“家宴”。其中一个骨瘦如材的男生买了有3个卫生间的宽敞房子,拉着美貌的夫人,摆上一桌美味邀大家同赏。吃完饭,我们这些被邀请的坐在他的别克车上心照不宣地笑了。
由此,想起八岁时候的我,上小学,短短头发。那个在课堂上意气风发的读自己写的作文的八岁小男孩只留在了那个盛夏的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