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TimeOut北京 | 2024-08-30
距离我们上次与老朋友冯唐对话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这三年,他的人生变化不小,包括与至亲分离,用他的话说,是进入了一个要承受连续失去的阶段。不变的是,他仍然喜欢写诗,“诸缘忘尽未忘诗。”今年冯唐出版了诗集《见一面吧》。他很兴奋。
常住伦敦,冯唐日常难免“东飞西走”,但这种忙碌反而让他觉得充实而有意思:每天在飞机上、会议上,除了睡觉就是干活,写小说、写诗、写字、涂鸦、录课、直播……这些时刻让他听到生命力和创作力在肉身的瓶子里滋滋作响。
上回问冯唐,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中年人,得到了许多奇妙的答案。这次我们又带着好奇,窥探了他的伦敦生活,挖掘了他新的人生思考,也跟随他的视角,去到北京的胡同里,“像猫一样”悠然自得地遛达、感受,逛了逛他的新展。
伦敦生活
TO:您在伦敦生活多久了?这座城市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像您儿时记忆里北京的模样?
冯唐:四年了。断断续续。中间还在其他地方工作和生活,北京、上海、东京等等。伦敦最吸引我的是安静、从容、不着急,我死宅在家,在元宇宙里写作、写字、录课,很少有人打扰;其次是大公园,在伦敦最中心,四个大公园连成一片,跑一圈十公里,鹈鹕在湖边看着你跑;再其次是旧书店、图书馆、美术馆、画廊。伦敦很旧,有树有水,树上有鸟,水里有禽,总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北京。那时候多么美好啊,天坛周围,龙潭湖周围,可以推铁环,可以粘知了,可以挖蚯蚓,可以追着大胖狗撒开脚丫子跑。
TO:在伦敦,您日常的一天通常是怎样度过的?您提到伦敦的雨天让您可以安心地看书、写书、讲书,最近有没有读到什么特别有启发的书籍?
冯唐:我家附近有家图书馆(The London Library),我走路能到,一百多年了,伍尔夫、艾略特等人创建的。书很多,也老,桌子沙发台灯也是老的,我有时待在里面,随意翻一些书,读一些书。最近在读叶芝的诗,沉郁顿挫,让我想起中国的王国维和陈寅恪。虽然叶芝是诗人,王国维和陈寅恪是学者,他们都处在20世纪初期的大变局时代,在情感上他们怀念旧时代,但在写作上,他们又是超前的开创者。我最近在讲《资治通鉴》,从历史看管理,总是会有这样思古的情绪,“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犹忆去年人”。
TO:伦敦的文化和艺术氛围对您的生活和创作有哪些具体的影响?您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伦敦的某个地方或角落?为什么喜欢那里?
冯唐:太多的美术馆和艺术展览值得看,吸引我去看,经常会打乱我的工作安排,但我乐在其中,总是会有一些触发,一些感动,一些会心一笑。与古人,与不同文化的艺术家们心有同感,这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原来,你不孤单。这更坚定了我在写作和书画的道路上狂奔。除了上面说的图书馆,我还喜欢附近的公园,有湖有天鹅有鹈鹕,可以跑步可以闲坐可以打电话会。
TO:在伦敦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
冯唐:一天逛街,随意走到了一条路上,看到路边楼上挂着一块蓝色圆牌子,是“ENGLISH HERITAGE“铭牌。我挺喜欢看伦敦的这个铭牌,知道什么人在某个房子里住过,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凑近去看,“LAO SHE, 1899-1966, Chinese writer, lived here 1925-1928”。这条路是圣詹姆斯花园路,原来老舍在这里住过。后来一查,他的《二马》也是在这里写的。老舍是咱们北京作家,写北京,我也是北京作家,立刻有了见到老乡的那种亲切感。在伦敦的一条安静大街上,老舍的北京突然降临,很奇妙。
躺平是一种正常的身体反应
TO:在您的 “成事学” 理论中,读书被认为是构成成事的重中之重。《冯唐讲书》中推荐了各种类型的书籍,您是如何选择这些书的呢?
冯唐:“冯唐讲书”里讲过的书,都是我精读过的,我有所感有所得的,我觉着有作用的书。读书,不仅有助于“成事”,更是有助于“成为人”。甚至可以说,“成为人”,成为一个在现代社会健全的人,本身就是“成事”,而只有成为健全的人,能够处理好生活、情感、人性等方面的问题,才能愉快地成事。
TO:对于 “成事” 与 “成功”这两个概念 ,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冯唐:成功有着偶然性,成事却是可以修炼的。举个例子,一个人进了一个初创公司,风口来了,公司上市了,股票、房子升值了,车也更豪华了……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成功的人。这种成功,偶然性太大,是时代掉下的馅饼,和他个人的能力、努力关系不大。
成事不一样,你开一个煎饼果子铺,你认真努力地把它经营好,持续经营好,不管时代风雨,这个是你的。成事无大小,但一整套做事的逻辑、方法,是一辈子受用,也是可以移植、应用在其他领域。认真地、有方法地经营好一个煎饼果子铺的人,也可以经营好一家书店、一家公司。
成功不可以复制,成事可以修行。
TO:您提到年轻人需要增长见识,对现在的青年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冯唐:最好不要给年轻人提建议。如果一定要说,就是“世界是你们的,干起来,干死那些老帮菜。”
TO:如今 “躺平” 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您认为 “躺平” 是一种怎样的选择?
冯唐:我觉着,躺平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正常的身体反应,也是一种市场反应。一家公司,生产一个产品,当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不相称的时候,自然就会选择少投入或者不投入。但这不意味着这家公司不经营了。它要换轨道,要研发新产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是市场的逻辑。公司可以关门,人生不能关门。在躺平的时候,把以前加班的时间用来读书,用来认识自己、丰富自己,我觉着是件挺好的事情。绝对的躺平,很少有人能做到,劝你也别想了。
北京的秋天是地球上最美的秋天
TO:《稳赢》中您也提到了母亲,这两年人生的变化会让您有不一样的思考吗?
冯唐:我是一个没妈的孩子了。我老妈今年三月走了,我再也见不到她了。“有妈的孩子是块宝,没妈的孩子是棵草。”这是很久以前一部电影里的歌,四十年前?我一直记着。小时候,年轻的时候,人生是由获得组成,要要要,得得得。到了一个阶段,人生中开始了连续的失去。人变成了孤零零的、赤条条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TO:这次“我是猫”艺术展落地白塔寺街区,形式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串联,您对这片街区有什么特别的记忆吗?
冯唐:北京的秋天是地球上最美的秋天。秋天,黄昏,夕阳西下,从远处看,白色的塔静静站在一片杂乱中,无言无语。这个静态的画面,是我最感动的。它就是北京。很多时候,我想说的北京是老北京,有历史感的北京,就是白塔静静站着的北京。“秋天短到没有,你我短到不能回头”。
妙应寺白塔是二环内存留下来唯一一个元代大型建筑。白塔本身就像一个偈子、一个隐喻、一个穿越者。白塔寺街区是北京最混搭的一个街区。我画了一张白塔寺街区手绘地图,看着地图上一个个地名,我就能感到这种混搭:白塔妙应寺、福fú、苏萝卜胡同、小茶叶胡同、大茶叶胡同、翠花街、牛蹄大院、猪毛厂、玉皇阁、苦水井、鲁迅故居、社会主义大楼、白塔书院、宫门口头条。
TO:您记忆中的北京秋天是怎样的,秋天的胡同又是怎样的?
冯唐:我记忆中的北京,透明的阳光,微微的风,姑娘们争分夺秒地穿鲜艳的裙子,我们争分夺秒地看。北京的胡同很窄的,青砖墙,黄树叶,凋零的苔藓,前方一条婀娜的红裙子一闪而没,身后一串清澈的自行车铃声。
一群鸽子腾空而起,用它们自己的方式转塔,我听见鸽子翅膀和鸽哨的声音。菜饭香气从各家的厨房飘出来,混合在逼仄的胡同里,茄子、豆角、煮花生、酱肉、炖鱼、烙饼、炸酱面。我的酒瘾在瞬间上头,招呼几个有闲的老友,喝口儿。“相见亦无事,别来常忆君”。
TO:怎么看CityWalk在国内的“走红”?“像猫一样溜达”的概念是怎么萌生的?
冯唐:CityWalk应该是一个生活常态,而不是今天走红明天不红。城市、街区,是用来走的,只有走,才有发现,才有美和爱。我很喜欢一个日本作家永井荷风,他不喜欢坐车,只喜欢穿着木屐走来走去,写了不少在东京CityWalk的文章。
民国时候一个随笔家叫梁遇春,他曾说过“上海像狗,北京像猫”,是讲城市性格。民国时的北京,懒洋洋的。现在的北京,是快速的。但在生活中,我们不妨慢下来,变懒洋洋一点,像猫一样。我的展览“我是猫”就布置在白塔寺街区,而不是布置在展馆里,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这里几幅书法,那里几幅画,它需要你懒懒地,慢慢地,遛达。
TO:“我是猫”接下来还有新的规划吗?
冯唐:“我是猫”做完,就要准备明年的展览了,女力(注意:两字合成),关于我老妈的展览。我老妈,一个在北京生活的蒙古族老太太,有搜集癖、囤积癖,欲望满身,生命满身。可能很多那个年代生活过来的老太太,都有这种爱好。我从她的上万件东西里挑选出100件,再加上我的诗句和书画。我想表达女性之力,我想用这样的方式给我老妈做场法事。
冯唐【我是猫】艺术展
北京白塔寺站
北京,这座现代与传统交织的大都市,从来不缺乏寻求心灵慰藉的角落。而诗人、艺术家,北京作家冯唐,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通过书道展《我是猫》系列,联合TimeOut北京,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艺术世界,将其近年来创作的近60幅艺术作品分布在四个空间中。
#首创CityWalk式逛展
像猫一样遛达
感受胡同与北京秋天的美好
推荐顺时针观展路线
逛展一周相当于转塔一圈
祈福收获吉祥
#看展领福利两不误
*凭展览门票可免费兑换定制特调饮品一杯
*打卡四站展览空间,每站收集盖章
可凭导览手册中四个章兑换一套展览定制书签
(书道款&猫猫款二选一)
*战略合作媒体平台 TimeOut北京
*展览时间
8月31日-10月10日
*展览地点
北京白塔寺周围
(四个空间:白塔书房、横胡同三号院、福fú、白塔书院)
*门票
早鸟单人票98元(原价118元)
早鸟双人票188元(原价208元)
编辑/撰文:大蓝
图片:不二堂艺术提供